如何有效對罩式退火爐進行修補
罩式爐的工作溫度一般在900℃左右,在爐罐內充滿著滲碳氣氛。其損壞的主要原因是開爐投料時受到激烈碰擊、爐底承受爐罐工件的全部載荷、出爐時受到冷空氣的沖擊以及滲碳氣氛的腐蝕等。那么怎么維修爐子的砌體部分呢?
1、爐底
砌磚前在爐底和沿爐殼周圍鋪放一層石棉板。如爐子直徑較小,不只難以鋪放,并且容易折斷,因此,有必要用掃帚蘸水涂濕石棉板的一面或雙面,使其變軟再放。
依據爐子巨細的不同,爐底可鋪砌一層或兩層硅藻土磚,并砌成網格式。硅藻土磚由一側開始干砌,砌完一層后,在其上面倒放顆粒為2mm~3mm的干硅藻土,將網孔和磚縫填滿。
爐底上層有必要用耐火粘土磚砌筑,因為輕質耐火磚的抗壓強度較低,易受爐罐以及工件的重壓而下陷,致使呈現爐底洼陷不平或爐罐傾斜等現象。耐火粘土磚層有必要嚴恪要求水平,然后以線繩拉成“十字”,以找出中心,并劃出徹筑爐墻扇形磚的正確方位。
2、爐墻
罩式退火爐墻是由輕質扇形磚粥筑而成。砌筑時應有一塊樣板,樣板的弧度相當于扇形磚上凹槽的內徑,邊砌筑邊查看,以保持爐子中心正確。
3、修砌擱磚和耐火管
擱磚開裂是爐襯損壞常見的現象。拔取擱磚斷頭時,不能直接拔取現已斷頭的擱磚,而主要有必要拔取斷頭鄰近無缺的一塊擱磚,左右搖晃,悄然拔出。然后再取斷頭,這樣反倒比較容易。
拔取斷頭時千萬不能用鐵釬硬敲強取,否則容易打破扇形磚之高端,而引起硅藻土粉漏入爐膛,影響電阻絲的正常工作。因此,在砌筑爐墻時,在扇形磚的后面再立砌一層l14mm的硅藻土磚,或包扎一層20mm厚的耐火纖維氈,這樣還可增強砌體的強度和隔熱功能。